拿破崙貓的起源竟是一場「萌系基因革命」?
這個集波斯貓的優雅與曼基康貓的短腿於一身的品種,實際上是20世紀末人類精心設計的「萌寵實驗品」。1996年,美國育種家喬·史密斯將古典波斯貓與現代曼基康貓雜交,創造出這種底盤超低、毛茸如球的貓咪。
有趣的是,其命名暗藏歷史梗——雖然拿破崙·波拿巴實際身高1.69米(超過當時法國男性平均值),但培育者仍戲謔地用這位「被誤解的矮個子帝王」來命名短腿貓種。[...]
拿破崙貓的起源竟是一場「萌系基因革命」?
這個集波斯貓的優雅與曼基康貓的短腿於一身的品種,實際上是20世紀末人類精心設計的「萌寵實驗品」。1996年,美國育種家喬·史密斯將古典波斯貓與現代曼基康貓雜交,創造出這種底盤超低、毛茸如球的貓咪。
有趣的是,其命名暗藏歷史梗——雖然拿破崙·波拿巴實際身高1.69米(超過當時法國男性平均值),但培育者仍戲謔地用這位「被誤解的矮個子帝王」來命名短腿貓種。
拿破崙貓的誕生充滿戲劇性。它的曼基康祖先曾因二戰幾近滅絕,直到1983年才被重新發現;而波斯貓血統則源自唐朝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古老貓種。這種「古今混血」的基因組合,讓拿破崙貓同時具備臨清獅子貓般的蓬鬆被毛和現代網紅貓的短腿特質。
儘管2001年才被TICA列為實驗品種,但拿破崙貓已憑藉「反進化論」的外形征服人類——牠們的短腿跳不高、跑不快,卻完美適配都市公寓生活。正如《華爾街日報》報導引發的育種熱潮所示,這種完全依賴人類生存的貓咪,或許正是生物演化史上最成功的「人造萌物」。